企业应在等待期内的每个资产负债表日,以对可行权权益工具数量的最佳估计为基础,按照权益工具在授予日的公允价值,将当期取得的服务计入相关资产成本或当期费用,同时计入资本公积中的其他资本公积。在等待期内,企业还需持续评估可行权权益工具的最佳估计数量,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若后续信息表明可行权权益工具的数量与先前估计不同,企业应对已确认的金额进行修正,确保各期确认的费用或成本能够准确反映员工实际提供的服务。企业应关注等待期内的市场条件和非市场条件对权益工具可行性的影响。市场条件(如股价目标)是否满足,通常不影响企业对可行权数量的估计场外股票配资网,但非市场条件(如收入增长率或利润目标)若未达成,则可能导致部分或全部权益工具无法行权。在这种情况下,企业需及时调整可行权工具的数量,避免高估当期费用或资本公积。
在会计处理上,企业还需注意等待期结束后权益工具的公允价值变动。若员工最终未能满足行权条件,已确认的资本公积中的其他资本公积不得转入损益,而应在权益范围内调整。相反,若员工成功行权,企业需将累计确认的其他资本公积转入股本溢价,反映权益工具的实际行使情况。
这一系列会计处理不仅影响企业的财务报表,也关系到股权激励计划的有效性。因此,企业应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机制,确保相关数据的准确性和及时性,同时加强信息披露,帮助投资者充分理解股权激励计划对企业财务状况的影响。
【例题·单选题】2025年1月1日,经股东大会批准,甲公司向50名高管人员每人授予1万份股票期权。根据股份支付协议规定,这些高管人员自2025年1月1日起在甲公司连续服务3年,即可以每股5元的价格购买1万股甲公司普通股。2025年1月1日,每份股票期权的公允价值为15元。2025年没有高管人员离开公司,甲公司预计在未来两年将有5名高管离开公司。 2025年12月31日,甲公司授予高管的股票期权每份公允价值为13元。甲公司因该股份支付协议在2025年应确认的职工薪酬费用金额是( )。 A.195万元 B.216.67万元 C.225万元 D.250万元
根据股份支付准则,甲公司2025年应确认的职工薪酬费用计算如下:1. 确定等待期内预计可行权数量 授予50万份期权(50人×1万份),预计3年内离职5人场外股票配资网,因此预计可行权数量为45万份(45人×1万份)。2. 分摊总费用至各年度 每份期权公允价值为15元,总费用为675万元(45万份×15元)。该费用需在3年等待期内平均分摊,每年确认225万元(675万元÷3年)。3. 2025年实际确认金额 由于2025年无人离职,且期权公允价值变动(年末13元)不影响已确认费用,甲公司2025年应确认职工薪酬费用为225万元。答案:C.225万元股份支付费用按授予日公允价值(15元)计算,与实际行权价(5元)无关。费用分摊基于预计可行权数量(45万份),与后续公允价值变动无关,故选项C正确。其他选项或误用年末公允价值(选项A),或错误计算分摊比例(选项B、D)。
富腾优配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